自殺者親友自助錦囊
對自殺者親友多一點了解
1.1)自殺者親友的定義
自殺者親友可以包括:自殺死亡人士的家庭成員、親屬、朋友、同事或鄰居等。
1.2)自殺者親友的感受
面對摯親突然自殺身故的事件,家屬及親友會產生強烈和複雜的感受,包活:震驚、懷疑、否定、痛苦、無助、哀傷、自責、憤怒、羞愧、恐懼、麻木、抑鬱、混亂、絕望、孤單、被背叛與被遺棄等等,這些複雜情緒在親友離世後一個月至半年無內出現是十分正常的。而且每個人的經歷及處境各有不同,故此情緒之表達及持續時間亦因人而異。若不妥善處理這些感受和引來的負面思想,日後可能發展成抑鬱,甚至再次對自己及親友帶來更深的傷害。
1.3)自殺者親友在生理、認知、行為及社交層面的普遍反應
– 生理反應:肌肉緊張、呼吸及心跳加速、失眠、胃口改變、失去活力、疲倦
– 認知反應:常想著幾個問題,為甚麼會發生這樣的事?當時究竟發生了些甚麼事?他當時在想甚麼?他是否有想過我?拒絕承認親友自殺身亡的事實,可能會歸因於意外、被害或希望只是一場惡夢。
– 行為及社交反應:不斷尋求真相,重覆嘗試串連事發前自殺者的生活和說話片段,又或求神問卜努力尋找「負責人」,把事件歸咎於自己或其他親友對已故者的疏忽和應負上的責任,盡可能為已故者完成未完的心願,自言自語、無法信任他人;感到孤單和沒有人了解自己的處境,變得退縮而不願與人交往,影響日常生活。
1.4)自殺者親友要面對的情緒困擾和壓力
對已故者的自殺事件沒有心理準備,感到困惑和震驚。因親眼目睹已故者自殺後的情景而感到不安和恐懼。在還未充分掌握或接受事件的發生,便要即時與醫方、救護員及醫院等部門聯絡和辦理不同手續,會感到徬徨和面對很大壓力。需面對有關該自殺事件的傳媒報導及評論,感到壓力和無奈。在還未能好好消化事件前,便要通知家庭其他成員及親友,並要面對和處理他們的疑問和情緒,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和很短的時間內為已故者作善後安排,不能相信和接受事實,在夢與真、愛與恨等矛盾中掙扎而感到孤單、無助,認為基於自己的疏忽,未能及時阻止自殺事件發生,時常自責,要面對在華人社會的傳統文化影響下,產生的社會標籤,如:很多人會視死亡為不吉祥事件、對自殺行為和自殺者存有誤解和偏見等。自殺行為一般被視為不能公開討論的禁忌話題,其他人亦不懂得如何向自殺者的親友表達關心,他們因而沒有機會談論事件和表達感受。若自殺事件在住所發生,親友對於應否繼續居住或遷出居所會感到困惑。
協助自殺者親友錦囊
2.1) 親友對自殺事件可能出現的反應 身邊人或協助者應付的方法
突然暈倒 尋求救護人員或其他支援,並陪伴親友直至醒來,以便給予適當的情緒支援。 突然大哭 給予空間,讓親友以哭泣宣洩情緒和表達內心感受,更可用適當的身體語言表示關懷。 (需留意所採用的身體語言對不同性別和文化的含意)。
意圖傷害自己 立即阻止,並給予適當的情緒支援和尋求其他專業人士之協助。 呆若木雞 嘗試陪伴並等待給予適當的開解和協助的機會。 二話不說便走開 可以緊緊跟隨暸解情況,讓親友感到你的關懷。 突然轉換話題 可耐性地聆聽和回應親友的話題,並表示隨時可以返回話題再傾談。
(注意:不要強迫親友轉換或返回話題);
問很多問題,耐性地聆聽和回應,但不作主觀及負面的批判及建議。突然失明或失聰 建議或陪伴親友尋求醫療評估。 家人互相指責 緩和他們的情緒,並讓他們知道這刻「團結」是最重要。 立即回家掉棄自殺者遺物 建議三思而後行,以免日後可能後悔。 建議嘗試使用「三分法」:
– 把物件留下
– 捐贈
– 用箱存放好,放在不當眼的地方,並待一段時間再作考慮,或建議尋求專業人士的意見2.2)身邊人或協助者可以多做的;身邊人或協助者避免去做的
主動表達關懷及聆聽:
透過主動的接觸及聆聽,可令在傷痛中的親友減低焦慮,並將複雜的情緒傾訴出來,從而得到心靈醫治。
避免強迫親友表達感受:
須尊重和接受親友的心理步伐,若他們暫不需要或不願接受,過份關懷可能會對他們帶來壓力而變得弄巧成拙。
耐心聆聽和鼓勵:
親友會重複表達及講述同樣的經歷和感受,讓他們表達感受能夠醫治他們的哀傷,也是康復過程其中必經的階段。
避免為親友解答他們在哀傷過程中的疑問:
面對已故者自殺的決定,親友會產生許多疑問,例如:已故者自殺的原因,請不要代他們作答。
稱呼已故者的名字:
當與親友談及有關已故者時,請以已故者的名字作稱呼,這會讓親友感到大家對已故者的尊重和憶念。
避免只以「他」或「她」稱呼已故者:
很多人會避免談及已故者,或只以「他」或「她」稱呼已故者,這可能會令親友誤會,感到已故者已經被遺忘或忽略。
保持接受態度:
面對親友自殺死亡之消息往往帶來許多複雜情緒,作為身邊人或同行者,不要對他們激烈的情緒感到害怕,因為這些都是正常的。應保持接納的態度,讓親友表達他們的情緒。
避免加諸個人的價值觀及見解:
或許你難以甚至未能認同親友的價值觀及見解,或對於已故者的自殺決定持不同意見,請不要作出個人的批判、指責或偏見。
對親友保持尊重及同理心:
有些親友會覺得因親人自殺離世而感到難以啟齒,同行者可嘗試明白他們的心情,並對他們的看法、信仰及感受表示尊重。
避免成為親友在哀傷過程中的帶領者:
不要成為親友在哀傷過程中的帶領者,不要主觀地叫他們這刻「應該如何感受」 或「應該怎樣做才對」。
避免獨自協助親友過渡哀傷:
單是您的力量未必能完全協助親友走出哀傷,主動協助他們尋求專業的援助,例如活出彩虹服務(自殺身故者親友服務)。這可以更有效地集合不同的力量,協助親友走出困局,積極面對人生。
活得更好小貼士
經歷哀傷後,其實身為自殺者親友的您也可以活得更好,以下是一些小貼士:
– 不需要因親友經歷自殺死亡而感到羞恥;
– 可以在不影響他人及在安全情況下表達情緒或感受,例如:哭泣、與親友及社工傾訴;
– 學習放下疑問;
– 不為親友自殺死亡自責;
– 縱使現在可能仍在哀傷中,但相信哀傷是可以過渡的;
– 嬲怒、內疚及混亂等都是合理的反應,接納這些都是哀悼過程中正常的情緒反應;
– 可能對某人、某事、甚至上天感到憤怒,可以向可信任的人表達自己內心的情緒;
– 您可能會有傷害自己的想法,但並不代表您需要跟著進行;
– 找一位朋友去分享您的日常生活、聆聽您的感受;
– 不要害怕哭泣,眼淚是可以醫治心靈的;
– 給自己一些時間去醫治哀傷;
– 嘗試暫緩一些重要的決定;
– 請緊記:已故者傷害自己的決定並不是您的責任;
– 容許自己尋求專業的幫助;
– 請留意其他家人及親友的痛苦和感受,他們可能正等待您的關懷和支持;
– 請容忍一些不明白您感受和需要的人,他們可能只是力不從心,不懂得如何體諒和關心;
– 有需要時,為自己訂下一些「底線」和學習「拒絕」別人一些使您不安的建議或要求;
– 回想一些令您欣賞自己的事情,現在的您是有能力去渡過這時刻的;
– 笑聲不代表您對已故者漠不關心,卻有助治療您的心靈創傷;
– 您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有一些身體不適,如頭痛或失眠,這都是普遍的,但若情況嚴重便須求醫;
– 您未必可以/不需要忘記這些傷痛或經歷,但您可以接受這些經歷成為您人生的一部份,並繼續好好的生活下去;
– 現在的您可能與以往已不一樣,但您可以帶著過往的經歷繼讀生活,並可以活得更好;
– 嘗試重新開展新生活;
– 參加自助支援小組,與同路人分享您的經歷和傷痛,並透過互相幫助,一起重新建立正面的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