義工故事 — 接聽求助電話24年 人生因聆聽變得更豐盛

劉健蝦(蝦叔)當年提早退休,為繼續回饋社會,擴闊視野,了解社會不同面貌,便決定投入義工服務。由於他欣賞熱線中心的嚴謹服務要求、高度的委身與投入,便在云云機構中選擇了成為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(撒記)的熱線義工,並服務至今二十四年。

熱線以外 兼負培訓人員及危機助理服務

蝦叔除了接聽熱線,亦兼負培訓人員,透過熱線經驗分享予新人,並且參與各樣會務。另外他亦參與本會自殺危機處理中心的危機助理服務,與社工一同外出處理緊急個案;而自殺危機處理中心的服務正是熱線服務的強大後盾,因處理高度自殺危機來電時,義工可邀請來電者接受本會輔導及跟進,讓義工接聽個案時更加安心。

義工生涯豐富了自己的人生之書

回望多年來的義工生涯,蝦叔在服務過程中,結識了一班有心而善良的朋友,他們來自社會各界,從交流過程中,增長了很多專業知識;他表示求助者並非只來自基層人士,有些是來自律師及醫生的電話,而有些故事甚至比電視劇情更複雜,這些故事不單有助他了解更多社會困苦狀況,也令他更懂得知足。

蝦叔常比喻「他的人生是一本書」,前半段揭來揭去主要就是那幾頁紙,但加入「撒記」後,隨着眼界擴闊,書的內容變得更加豐富!

「作為一名聆聽者,收獲比付出更加多」

其中一個讓蝦叔最深刻的電話,是來自一位生意失敗的求助者。事主是一位生意人,曾經很富有,居住獨立屋,子女就讀國際學校,後來因生意失敗而破產,太太亦因接受不來而患上抑鬱症,求助者的人生頓時變得一無所有,他將所有責任歸咎於自己,並期望透過自殺獲得保險賠償,以改善妻子及兒女的生活。幸好最後事主接受轉介,經過本會自殺危機處理中心的輔導服務,把情緒病及經濟困難等問題處理好。

蝦叔表示作為聆聽者,要明白每個人都各有苦處,他們都是有血有肉的人,貧富也好,一樣會遇到困境,有時並非受現實所困,而是受思想所困,令人泥足深陷,無法抽身。另亦深切體會當一名熱線義工,並非單純「傾電話」,幫人亦有很多種途徑,而且需要互相合作,他坦言作為一名聆聽者,收獲比付出更加多。

你嘅支持,可以延續呢份24年不間斷嘅聆聽。
讓更多義工得到專業培訓,支援每個受情緒所困嘅人

捐款支持:https://bit.ly/3X1nyrc

Leave Comment